大多數觀賞植物對室內(indoor)空氣中的甲醛有明顯的去除(qùchú)作用(role),但不同植物去除甲 醛的能力不同。迄今為止,有關觀賞植物對甲醛去除效果(effect)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還鮮有報道。本實驗(experiment)通過采用模擬(定義:對真實事物或者過程的虛擬)艙染毒法,測試(TestMeasure)了11中常見的室內觀賞植物,從中選出了兩種對甲醛去除效果存在明顯差異的植物,分別是皺葉薄荷和洋常春藤,并對甲醛處理(processing)后的皺葉薄荷和洋常春藤的有關生理生化指標(target aim)和超微結構(Structure)的變化進行了比較,從它們對甲醛的耐受機理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1)從整盆植物去除室內(indoor)空氣中甲醛(Formaldehyde)的效果(effect)來看,去除效果較好的是竹柏,其次是合果芋,其他依次為:海芋、洋常春藤、皺葉薄荷、廣東萬年青、春蘭、 玉樹、棕竹、中斑吊蘭、蘆薈。
(2)如果排除(Remove)盆土和花盆等因素的影響而僅考慮(consider)植物體本身對甲醛(Formaldehyde)的去除作用,11種供試植物去除甲醛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為:皺葉薄荷、竹柏、海芋、蘆 薈、棕竹、廣東萬年青、春蘭、玉樹、中斑吊蘭、合果芋、洋常春藤。
(3)花盆與盆土可以去除(qùchú)一定量的甲醛(Formaldehyde),也是去除甲醛的主要因素(factor)之一。同時,花盆和盆土會影響模擬(定義:對真實事物或者過程的虛擬)艙內的相對濕度,但對艙內溫度(temperature)影響不大。
(4)以未經甲醛(Formaldehyde)處理的植株為對照,隨甲醛濃度(concentration)的升高,皺葉薄荷葉綠素含 量先升高后降低(reduce),且均低于對照,葉綠素a/b值也出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但均高于對照。細胞膜透性降低,但是要高于對照,呼吸速率出現升高趨勢,但要低于對照,CAT活性則出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且均高于對照;洋常春藤葉綠素含 量逐漸升高,且均高于對照,葉綠素a/b值出現逐漸降低的趨勢,但均高于對照, 細胞膜透性先升高后降低,且均高于對照,呼吸速率出現升高趨勢,但要低于對 照,CAT活性則出現降低的趨勢且均低于對照。
(5)皺葉薄荷和洋常春藤都具有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6)氣孔密度(單位:g/cm3或kg/m3)是影響植物去除(qùchú)甲醛(Formaldehyde)能力的主要因素(factor)之一。皺葉薄荷和洋常春藤可以通過氣孔途徑和非氣孔途徑去除甲醛。但是皺葉薄荷通過非氣孔途徑去除的甲醛量高于通過氣孔途徑去除的甲醛量。相反,洋常春藤通過氣孔途徑去除的 甲醛量高于通過非氣孔途徑去除的甲醛量。
(7)吸附或附著在皺葉薄荷和洋常春藤體表的甲醛不會重新釋放到環境空間(Space)中再次造成污染(pollute)。